新聞
news
從新冠肺炎探究ECMO技術發展脈絡
從新冠肺炎探究ECMO技術發展脈絡
2020年開始,人類的字典中新增了一個名詞-新冠,這原本毫無瓜葛的兩個字,被賦予了意義且滿含回憶。與此同時,催生了一系列對醫療資源和醫療技術的熱門話題,“ECMO”就是其中之一。因為“新冠”,讓ECMO這一原本專業的醫療術語走進尋常百姓的家常聊天中。自2020年1月22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首例用ECMO救治重癥肺炎成功報道以來,ECMO的新聞熱度持續攀升,最美逆行者們紛紛帶上自家ECMO設備,火速支援武漢,全為挽救更多生命!
什么是ECMO?
ECMO又稱“人工肺”,全稱為Extra CorporealMembrane Oxygenation,即“體外膜肺氧合”。其工作原理是將血液從人體引流出來后,在體外進行氧合,再回輸到體內。在病人由于疾病或創傷導致急性心肺衰竭而面臨死亡時,ECMO能在較長時間(<30天)部分替代心臟和肺的功能,從而為醫護人員爭取挽救生命的機會。
為什么使用ECMO?
心電圖已成一條直線時…
當各種原因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無法呼吸時…
當發生急性循環衰竭時…
ECMO往往能力挽狂瀾,在生死之間迅速按下暫停鍵, 為醫護人員爭取更多搶救和治療時間,進而跨越生死界限;他被視作醫院重癥監護病房(ICU)里的“終極武器”和標配設備。
ECMO有效嗎?
2009年甲流期間,發表于《美國醫學會雜志》的文章顯示:病情危重患者盡早轉移至具有ECMO支持條件的中心進行救治,可使病死率下降50%。
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治療中,ECMO亦被視為救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線。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最新版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(試行第五版)》也明確指出,對危重型患者的挽救治療,如條件允許,應當盡快考慮體外膜肺氧合(ECMO)。
ECMO年發展簡史:
現狀與展望
從2001年中山市人民醫院李斌飛主任成功開展中國大陸地區第一例ECMO以來,ECMO在華夏大地開展已經近20年,在ECMO落地中國的第十八年時(2018),新生兒及成人的ECMO專家共識及指南相繼發布,指導中國醫生規范開展ECMO技術。如今的ECMO進入快速增長時期,2018全年我國共開展手術3,923例,根據龍村教授預測,2019年ECMO數量有望突破8,000例。在2020年初,ECMO技術再次接受了一場“新冠”大考且表現優異。
盡管ECMO在我國的開展依然存在各樣的問題亟待解決,如:迅猛發展背景下仍裝機量有限,我國ECMO出院率仍低于先進國家、兒童和新生兒患者使用ECMO比率仍有待提高和ECMO的醫生需要更多專業及跨學科系統培訓等。
但經過了這場疫情后,我們深信- ECMO技術可以給危重病人一次重生的機會!在不久的將來也必定成為我國重癥領域可以普遍使用的“終極武器”!北京米道斯也準備好全力以赴,以幫助更多的中國患者重獲美好人生。
參考文獻:
1.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體外循環分會 . 2017 與 2018 年中國心外科手術和體外循環數據白皮書. P257-260, 中國體外循環雜志 2019 年 10 月 28 日第 17 卷第 5 期
2. 侯曉彤教授:2018 年中國體外生命支持發展現狀http://pediatr.dxy.cn/article/619036
3. 中華醫學會胸心分會官網. 談ECMO在中國的發展.2019-12-26.
http://www.cstcvs.net/comsite/news/show/cn/3048.html